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云南大学郑洪波教授 荣获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
发布时间:2020-11-17 作者:云南大学党委统战部 来源:

近日,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奖名单揭晓,云南大学二级教授、云南省地球系统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洪波荣获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二等奖。

中国侨界贡献奖设立于2003年,每两年举办一次,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和表彰新侨在回国的创新创业成果,以吸引更多的海外侨界人才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本届“中国侨界贡献奖”,由中国侨联和有关部门推荐专家组成的专门评审委员会按照优中选优、精中取精的原则和名额分配比例评选,共评选出获奖者125名,其中一等奖59名,二等奖66名。本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云南省有2人获奖。云南大学2011年、2014年、2020年共有6位侨界人才荣获次奖项。


新时代云南侨界创新创业人物故事:

潜心地球科学研究,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

——记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二等奖获得者,云南大学二级教授,云南省地球系统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洪波


留学英澳十余载,回国服务获青睐

郑洪波,云南大学二级教授,云南省地球系统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云南大学侨联主席。在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业之后,于1989年开始留学英国和澳大利亚,在西澳大利亚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

郑洪波教授于2001年回国工作(归侨),在36岁年龄时就开始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并入选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他曾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是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第四纪青年科学家奖,侯德封青年地球化学家奖。2018年入选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服务国家需求,瞄准科学前沿,做一流地球科学研究郑洪波教授长期从事地球科学教学与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球资源与地球环境,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例如,发表于GEOLOGY(为地质学领域代表性期刊)的论文入围该刊近10年高引论文榜,部分成果构成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关于青藏高原隆升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2015)上;关于长江诞生与地质演化的论文以封面文章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2013)上,相继被美国科学新闻杂志《Science News》(2013.5.18),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2013.10.12)报道,以及新华网(2013.4.24)、科学网(2013.4.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3.5.9)重点推介,以及中央电视台CCTV13报导,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该成果收录在《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4》中。

                                              


20137-9月,郑洪波教授作为科学家参与了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ODP346航次,该航次有30个国家百余名科学家参加。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ODP)是国际地球科学界历时最长、参与国家最多、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计划。)

郑洪波教授曾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现任国际SCI 期刊Island ArcProgressin Earth and Plenary Sciences 的副主编。投身祖国边疆,助力云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云南省地处祖国边疆。但是,云南地理位置特殊,是著名的多金属王国生物多样性王国,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圣地,备受国际学术界青睐。新时代国家战略的实施,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云南省处于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桥头堡,生态环境建设的排头兵,这些新的战略定位对云南省在地球资源与地球环境领域的科技与人才需求提出更高要求。在这样的战略布局下,云南大学成为第一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地球科学也被纳入双一流建设学科。郑洪波教授及其团队,紧密围绕国家与地方发展目标,瞄准地球科学前沿,在双一流目标统领下,着力开展学科建设。短短两年时间,这个团队入选云南省创新研究团队,实验室获批建设云南省地球系统科学重点实验室,郑洪波教授本人入选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多名成员入选省级人才计划。

2013年郑洪波教授关于长江诞生与地质演化的论文以封面文章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相继被美国科学新闻杂志《Science News》,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报道,以及新华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推介,以及中央电视台CCTV13报导,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该成果收录在《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4》中。)

一流学科建设有赖于一流管理支撑,这正是郑洪波教授回国多年来一直秉承的理念与实践,也就是俗称的科研与管理双肩挑。回国之初,他就担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和主要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与团队成员一道,协助汪品先院士和马在田院士开展学院的学科建设。海洋地质学科于2002年申报成功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所在的研究团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支持,这是中国海洋学界第一个创新群体,也是同济大学的第一个创新群体2005年原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升格为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陈至立,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科技部部长万钢,教育部部长周济先后视察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考察海洋科学学科建设。

如今,作为云南省地球系统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的郑洪波教授及其团队,正以更加积极勤奋的工作热情,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咬住青山不放松,稳步向双一流学科迈进,为边疆的教育与科学事业奉献一份优异的答卷。热心社会公益,热忱服务侨界群众郑洪波教授任云南大学侨联主席。对于这个担任时间不长的新岗位,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所有社团工作靠的都是热情和走心,陌生的是这个大家庭成员社会背景、年龄层次、居住地点非常多样,要在很短的时间摸清实属不易。郑洪波与侨联负责老师一道,挨家拜访老侨联委员,送去组织关怀。作为侨联的代表,他积极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活动,为侨联团体发声,将政府的关心及时送到侨联成员的手中。郑洪波教授同时担任云南大学民革副主委。他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在民革这个参政议政的平台上,他曾经带领科教文卫专委会,承担市政协重大研究课题,其上海市海洋科学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曾作为上海市民革在上海市政协大会上发言。郑洪波教授还曾是第十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上海市第九届青年联合会委员,在这些不同的岗位上,他都做到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创新创业人物故事来源:云南省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