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云南大学组织了以“我们的边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为主题的本科生实践教学活动,组织青年学生深入边疆基层认识理解“三个离不开”,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切实增强“五个认同”,通过丰富的活动,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关工作旨在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强大的青春力量。

左上:在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学习红色文化;右上:在丽江市图书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左下:在虎跳峡镇红旗村了解当地村民种植藏药情况;右下:在丽江市北门社区深入多民族家庭调研

左上:在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参观;右上:向当地群众了解东巴文化;左下:香格里拉市金龙社区负责人介绍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情况;右下:组织学生开展研讨
来自全校11个学院20个专业的本科学生先后前往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丽江市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们深入多民族家庭访谈,感受民族一家亲的温暖氛围;与多民族社区基层干部座谈,探寻党领导下边疆治理和民族团结进步的云南实践;开展“足迹追寻”和“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传承情况”调研,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边疆民族地区大众化传播的路径和成效;考察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生态治理状况,感受新时代党的政策为边疆民族地区带来的伟大巨变;听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讲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故事,体验多民族社区群众文化生活,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的丰富内涵。本次活动形成了十多万字的调研报告、心得体会及手绘地图、短视频等多样化成果。
近年来,云南大学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以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为抓手,打造“三圈十线百点”实践教学精品路线,同时统筹推进思政课“理论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校园思政实景课堂”“经典进入课堂”“课程思政”建设。本次暑期实践教学活动即是在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精品路线方面的有益探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本科生院、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协同组织,并在校地合作机制建设、推进构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云南大学网页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