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林文勋:探索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
发布时间:2021-04-25 作者:林文勋 来源:云南大学网页
2021-04-19  点击:[ 635]

1

摘要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部署。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建设是基础和重要建设内容。这要求我们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在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定位、优势特色、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重点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并以此开创学校建设发展的新局面。自2017年被列入国家首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来,云南大学立足学校实际,围绕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基础学科振兴计划、新工科发展计划、新时代新文科发展计划四大学科计划,积极探索构建适应学校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有效激发了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力推进了学校“双一流”建设。

2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学科体系;学科计划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部署,是一项长期战略工程。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建设是基础和重要建设内容,但这绝不仅仅是建设几个或一批一流学科。事实上,其首要工作是要求我们立足当前、放眼未来,重点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并以此开创学校建设发展的新局面。因为,只有构建起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学科的龙头作用,保证“双一流”建设持续发力,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自2017年被列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来,云南大学立足学校实际,积极探索构建适应学校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学科发展环境,有效激发了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双一流”建设有序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01


       

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一流大学?虽然人们的看法不尽一致,但无疑也有一些共同点。其中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一流大学必须拥有若干一流学科。没有一流学科,就谈不上是一流大学。众所周知,学科是知识的分类,知识是有体系的,学科也是有体系的。所以,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构建学科新体系是发挥学科龙头作用的需要    

学科体系既关乎学校的定位,又关乎学校的发展方向;既关乎学校的优势特色,又关乎学校的未来出路。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组织细胞和组织单元,是学校发展的龙头,是大学从事知识创造、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载体。只有学科体系定下来,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资源配置、管理架构等各项工作才能围绕着学科进行建构和配置,从而通过学科的建设,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因此,构建适应未来所需的学科新体系,本质上是发挥学科的龙头作用、实现学科资源和学校办学资源的重新组合与优化配置、带动学校整体发展的必然需要。

(二)构建学科新体系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需要    

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如同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学科发展也需要良好的学科生态。人们常说:独木不成林。凡是参天大树都生长在广阔的森林之中。要建设几个或一批一流学科,无疑需要良好的学科生态。否则,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与环境。作为一个学科体系,既要有高峰学科,也要有高原学科和基础学科,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科生态,才有利于学科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有利于学科交叉渗透,形成新的生长点,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科向新的方向前进和发展。因此,构建学科新体系的过程也是形成良好的学科生态的过程,通过学科生态的构建,可以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更多支撑,激发学科建设活力,促进学科持续健康发展。

(三)构建学科新体系是培养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学科建设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关键性工作。只有学科的基础夯实了,才能夯实“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学科新体系一旦定下来,就具有相对较长的稳定性,能够使学校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从而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在学科建设中,我们既要通过当前建设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又要通过长远规划来引领当前建设,从而充分发挥学科的引领作用,培育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构建学科新体系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立足长远的战略思维,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关键性工作,确定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保障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构建学科新体系是深化改革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了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使学科呈现交叉渗透、融合发展的趋势,必然要求打破学科边界,创新学科的组织方式,深化学科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从而赋予学科和学校发展新动能。构建学科新体系的工作,就是一个创新学科组织方式和创新学科管理体制机制的过程。因此,深化改革也需要学校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并以此深化专业设置、院系调整、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从而激发学校的内生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02


     

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对于不同的高校来说,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不一样,学科体系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要避免趋同化,避免千篇一律。不过,在学科新体系的构建中,也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必须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定位

每所高校经过长期办学历史的积淀,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定位。办学定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位,也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未来方向,关乎学校办学的成败。因此,构建学科新体系,必须首先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定位。以云南大学为例,作为一所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综合性大学,自创办之初就以“发扬东亚文化,研究西欧学术,造就专门人才,传播正谊真理”为宗旨,形成了清晰的办学定位。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我们重新确立了“立足云南、服务国家、辐射两亚、走向世界”的办学思路,力争早日建成立足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一流大学。办学定位确立以后,我们的学科体系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定位,来布局学科专业,优化组织构架,配置学科资源,谋划学校的建设发展。

(二)必须准确把握学校的优势与特色

所谓特色,就是历史的积淀,是区域特殊性的特殊反映,是典型事物的典型反映,是一个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比较持久稳定的、被社会公认的鲜明办学特征。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经验表明,几乎没有高校是雷同、甚至刻意模仿的。1907年,时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伍德罗·威尔逊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特色是高校的灵魂,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高校立足与发展的根本。学校的优势特色很大程度就体现在学科的优势特色上,只有抓住了学科的优势特色,才能抓住学校的优势特色,才能做到学科有特色、学术有特点、学者有特长、学生有特质,才能体现学校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替代性、科学研究若干领域的创新性和对国家战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性。

(三)必须准确把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大学的职责,更是大学的使命。通观中外,大凡发展较快的高校,都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发展需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云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坚持把握追踪融入世界科技前沿与全面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两个着力点,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三个定位”,着力打好云南民族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和地处边疆与毗邻南亚东南亚这“三张牌”,充分体现学校在全国的不可替代性、科学研究在若干领域的前沿创新性以及对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性这“三性”。这就是时代的要求。这样的要求,无疑需要我们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从而保证我们的办学始终与时俱进,回应时代需求,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时代需要。

03


     

云南大学探索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的实践


     


总体来讲,云南大学结合办学实际,基于现实和未来两个维度,并考虑学科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全局性,主要围绕四大学科计划,探索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

(一)一流学科建设计划

学校按照“扶优、扶特、扶需、扶新”原则,以民族学、生态学等学科为基础,紧扣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特色,确定了民族学一级学科、高原山地生态与地球环境学科群、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学科群、生命与分子科学学科群和天文学一级学科等5个特色鲜明、优势显著、居于国内前列并具备冲击世界一流潜力的学科或学科群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群),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设置5个“学科特区”,实行“一区一策”,按照试点改革、简政放权、提高效率原则,在人事、财务、设备采购、出国审批、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充分自主权,做到限制最少、政策最优、效率最高,全面激发学科特区建设活力。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重点突破,引领带动相关支撑学科、关联学科的建设,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协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更好地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础学科振兴计划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云南大学是以基础学科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是我们发展的根基。所以,学校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为抓手,实施基础学科振兴计划,着力提升基础学科的实力与水平,努力做到基础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全覆盖。在实施过程中,学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主动对接需求、服务需求,坚持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内涵建设,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解决重大学术问题、提升学术话语权与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实现基础研究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着力提升基础学科的创新力、人才培养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学校核心竞争力。通过建设一批基础学科,打造文学、历史学、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质学等若干学科高峰,进一步夯实学校发展的学科基础。

(三)新工科发展计划

所谓的“新”与“旧”是一个相对概念,云南大学历史上曾经办过“新工科”。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云南大学在国内较早开办了航空、冶金、铁道、机械等“新工科”学科专业,正是这些“新工科”的建设,不仅使云南大学学科专业不断完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而且因其急国家所急和社会所需,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极大地提升了云南大学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使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当前,云南大学发展新工科,就是要适应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需要,跨越传统工科,面向科技前沿和云南经济发展主战场,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学科专业,按照理工结合、工工结合、文工结合的思路,走学科交叉渗透、区域协同创新之路,将发展新办学科专业与改造提升现有工科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使云南大学更好地融入世界科技发展潮流,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有效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

(四)新时代新文科发展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是云南大学的重要优势,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淀,已取得重要成绩。但面对新的时代、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我们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完全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把握新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目标,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为核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以重组资源为手段,大力实施新时代新文科发展计划。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学校突出“三个面向”,即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向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面向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着力改造提升现有人文社会科学,使学科方向、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跟上时代步伐。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当代科技发展对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影响,着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通过建设,进一步增强学校文科发展的活力,使人文社会科学更加适应时代和形势的发展需要,呈现新的发展局面。

04


     

云南大学探索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新体系的主要成效


     


通过构建适应未来发展所需的学科新体系,有力推进了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着力实现“一个引领”、保持“两个第一”、建设“三个中心”的目标。实现“一个引领”,就是要使民族学学科引领世界民族研究的发展,为全球的民族治理和民族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保持“两个第一”,就是要使生态学、政治学两个学科保持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建设“三个中心”,就是要依托云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依托“南国天都”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天文学科学研究中心,依托云南丰富的古生物资源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古生物研究中心。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学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科交叉融合深入推进,学科水平不断提升,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发展态势良好,未来有望在若干领域和某些学科取得重要突破,为学校建设成为立足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学科实力水平得到增强

通过实施四大学科计划,形成学科协调发展新局面,民族学、生态学等一流学科取得重大突破,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学科群、生命与分子科学学科群、天文学取得重要进展。

民族学学科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知识体系创新为突破,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为主线,创新学科知识内涵、拓展学科外延、创新民族研究理论方法,获批国家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承担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2部,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9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提交关于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决策咨询报告并获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6份,连续11年举办全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生田野调查暑期学校,更加充分发挥在全国的引领作用。

生态学学科瞄准高原山地生态与地球环境的世界科技前沿,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引进和培育中科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11名,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新增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重大生物演化事件及古环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水生态科学与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尼地理联合研究中心、中缅生态环境保育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研究平台,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亚洲国际河流中心排名全球78个“水安全”智库第4位,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智库入选中国核心智库,9份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阳宗海砷污染治理和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控新模式、新技术被政府采纳实施,为全球高原湖泊治理提供云南方案,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二)世界一流三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初见成效

依托云南独特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古生物研究中心、天文学研究中心三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效果日益显现。

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围绕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要生物类群的系统演化与适应等重大科学问题,形成微生物资源利用与保育、分子进化与适应机制、天然产物与特色生物资源化学、生物医药等特色方向,建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建成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5个省级创新团队;在Cell Research、JCB、MBE、Molecular Psychiatry、eLIFE、Molecular Plant等高水平期刊发表系列原创性成果。同时,该中心在结构单元导向的天然产物及类天然产物合成、微生物与线虫互作的分子机制与应用、金丝猴属物种高海拔适应遗传机制研究、细胞器稳态维持及相关疾病的机制、陆稻陆生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等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新增杰青、优青和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15人,新增科技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滚动支持1个,新增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西南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国际先进的SPF级实验动物中心和一流的电镜中心,建成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其中线虫生防微生物库全球最大、云南少数民族基因库样品最全,成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基地、重要生物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特色生物资源大数据分析中心、天然药物和特色资源产业化成果孵化基地。

古生物研究中心瞄准生物演化过程与古环境变迁相互关系等国际学术前沿,在寒武纪早期多类群动物的躯体构建和发育模式、哺乳动物早期谱系树重建、深时植被演替机制与陆地生态系统重建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形成以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建成教育部云南重大生物演化事件及古环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在Nature(2篇)、PNAS(2篇)、Nature子刊(3篇)、Current Bi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马晓娅教授成为亚洲首位获“国际青年古生物学家奖”的古生物学家,4项成果入选2016—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成为国际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天文学研究中心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前沿,形成了星系宇宙学、高能天体物理、银河系与近邻宇宙、星际介质与恒星形成等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自主建设了一批具有高度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平台,其中在丽江高美古观测站建设的世界首台能够拍摄宇宙天体运动变化彩色纪录片的云南大学1.6米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光学天文大科学装置薄弱的现状,提升了中国光学天文观测的国际竞争力,以及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刘晓为教授的团队“基于LAMOST大科学装置的银河系研究及多波段天体证认”的研究,为LAMOST巡天计划实施和科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使我国在“观测对星系结构、成分和演化的研究”等国际前沿热点领域的研究处于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并跑”位置。

(三)形成区域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

在人才流动全球化和高校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学校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观念,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瞄准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聚焦人才引进和培养两个重点,做好引人、育人和用人三篇文章,完善岗位聘用、考核评价、奖惩激励、薪酬分配四大机制,尊重用好现有人才、大力引进急需人才、着力培养未来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流师资队伍,高层次人才总量显著增加。通过引进和培育,学校拥有高层次人才近200人,其中新增院士等高层次人才近50人,新增1个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获滚动支持)、34个省级创新团队,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数量成倍增长。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初步形成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政治学与边疆问题研究、天文学五大人才高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为云南高质量发展储备了一批战略性高端人才。

(四)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重大需求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统筹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初步形成开放融合、集成创新的发展新格局。面向“一带一路”国别研究、边疆治理和民族团结的5个非通用语种(缅甸语、泰语、越南语、印地语、尼泊尔语)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服务民族团结、边疆治理、周边外交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建设覆盖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为完备的区域国别研究体系,建成8个教育部备案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开展大规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调查,建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库;发起成立涵盖16个国家120余所高校的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举办两届南亚东南亚大学校长论坛;建立具有云南大学特色的“本—硕—博”一体化留学生培养体系,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全覆盖,已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的留学生培养基地;承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三卷)及《摆脱贫困》缅甸语、老挝语、尼泊尔语、印地语和孟加拉语5个语种的翻译、出版和发行工作,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传播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做出重要贡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推进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围绕“一带一路”形成整体性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明显的不可替代性,在特色发展之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目前,学校学科优势更加突出,对学校的整体带动日益明显,尤其是在民族与边疆、生物与生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问题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和明显影响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下一步,云南大学将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巩固提升传统学科优势,大力发展培育学科新优势,进一步优化学科体系,激发学科内生动力,实现学科健康持续发展,努力开创边疆民族地区建设一流大学之路,争取早日把云南大学建设成为立足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国际性、研究型一流大学。


   
   

文章来源于《大学与学科》2021年第1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JvWj4P3PaEPL6N9I8i8zQ